人民电竞/芦文正“她经济”被用烂了
这一次,电竞行业似乎也逃脱不了“她经济”的入侵。
女性玩家在游戏上的花费比男朋友还多
“我最怕的不是女朋友要买口红,而是她要开皇室战争特制礼包。”
Z的女友是《皇室战争》的老玩家,玩了两年,是游戏的忠实消费者。每当提起自己把女友带入“坑”的时候,Z都会说到女友可怕的消费能力:“如果她每个月不开两个特别礼包,就不是她了。”
笔者结束本文当天,《部落冲突:皇室战争》商店首页上的特价礼包价值163元。
据Z介绍,自己玩《皇室战争》三年来,花费不超过500元。“这款游戏没什么好花钱的,除了表情包和皇室塔皮肤,其他能花钱买的服务,都是用时间换来的。”Z说。
但他的女友却不这么认为,“女生花钱可能会带点情绪,比如她心情不好,想开箱,又不想等上几个小时,就得用‘钻石’来买时间。钻石是兑换人民币的,80颗钻石要6元钱,最划算的当然也是最贵的,1.4万颗钻石,要648元。”
除了情感消费,女玩家的审美要求也体现在Z的女友身上。“一个可爱的表情,或者一款漂亮的皇塔皮肤,都会让她有花钱的欲望”,Z对人民电竞说道,“一个表情售价250钻石,大概是15块钱一个。”
谈及女友花钱的行为,Z表示不支持,但可以理解。“消费者购买的是服务和产品,《皇室战争》的设计初衷就是让消费者买单,这是产品的成功之处。但我觉得,一款可以慢慢玩的游戏,不值得花那么多钱。”
相比皇室战争,女性玩家的“花钱买赢”行为在王者荣耀中似乎更为常见。Z在吐槽时,室友L插话道:“我女朋友花了700多元买了一个武则天的英雄人物,比起她同学花了2000多元,她还是幸运的。另外,如果你愿意花几百几千元抽一个英雄,那你也要愿意花200多元买这个英雄的皮肤,这可是连环画啊。王者荣耀真的很会赚钱,就像买好看的鞋子再配好看的衣服和包包一样。”
带来“粉丝圈”文化的女性粉丝
“这类手机游戏一般上手容易,导致用户群体庞大,女性玩家也比较多,其中一部分女性玩家已经从电竞项目的用户转型为线上线下赛事的观众。”抱怨完女友消费高,L转移话题,说起了电竞赛事的女性观众。
Y是《王者荣耀》比较硬核的女玩家,她对线下赛事不太感兴趣,但经常被身边的“小姑娘”拉着去看比赛。“她们对游戏的理解真的很差,有的根本不玩游戏,就是爱看比赛,LPL、KPL的比赛她们都看,现场激动的喊叫尖叫,有时候还让我很吃惊。”
在Y看来,大量女性玩家或者女性观众的涌入,对电竞行业的发展利大于弊。“流量时代,粉丝为王,电竞领域出现‘粉丝圈’文化并不一定是坏事。”
粉丝俱乐部的经理S-chan是一名典型的具有“粉丝圈”文化特征的女性粉丝,“我每周观看电竞比赛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只要有主力战队线下活动,我都愿意去现场观看,为他们加油。”
对于粉丝来说,购买周边和应援单品也是表达对队伍支持的一种方式。S-chan在这方面还是比较理性的,会根据产品的设计和实用性来选择是否付费。
在S-chan看来,微博、贴吧里经常充斥着“粉丝圈恶臭”之类的东西,不过2013年,圈内还没有女粉丝,但“我可爱60E五”的玩笑却已经存在。
S-chan认为,女性粉丝的大量涌入,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力和电竞人口,其实可以理解为游戏开发商、赛事主办方、显卡、耳机、电竞椅等相关产业的最终红利。
“只有行业做好了,得到认可了,这些方面才能进一步繁荣,大家也会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更多大品牌、大厂商的资本参与,甚至焦点赛事也会变成像足球、篮球一样的话题,连不踢球的人都会去关注、去讨论。”S说。
妇女能顶半边天
除了我们身边的案例,第三方咨询公司 Newzoo 的游戏报告还展示了各款游戏粉丝群体的画像。他们针对《王者荣耀》《DOTA 2》《英雄联盟》等三款最热门游戏的受众进行了调查,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在中国,这三款游戏的粉丝中,《王者荣耀》的女性观众占比最高,达到44%,其次是《Dota 2》,占比为43%。不过,令人惊讶的是,粉丝规模比《Dota 2》更大的《英雄联盟》的女性观众比例只有26%。由于《王者荣耀》是一款移动应用,女性观众比例较高也很容易理解,女性玩家在移动设备上占比最高。”
另一组数据也显示,女性在电竞领域能顶半边天:2017年,《王者荣耀》女性玩家规模突破1亿,占比54.1%;伽马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中国女性手游用户规模从0.2亿增长至2.7亿,复合增长率高达64%,贡献了2014年至2017年手游市场84%的用户增长;据伽马数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女性游戏市场销售额预计将达到568亿元。
游戏当然不等同于电竞,但在所谓的“轻电竞”“移动电竞”领域,女性正在成为市场的主力军。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如果把这个逻辑延伸到电竞行业,电竞要想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就离不开女性消费者。